如遇苦難不得救贖,默念一句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這是在沿海南方地區大部分人的信仰。觀音雕像的由來,就是一尊解脫眾生疾苦的信仰。下面由河北共為園林雕塑工程有限公司對觀音雕像的由來和觀音雕塑的樣式進行詳細的介紹。
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圣之一,是阿彌陀佛之法相化身,慈悲憫人,救護深陷痛苦的人,度化一切苦厄。據佛經道,觀音法相三十二,顯應于眾生,見類而化相,然后說佛意教法,度人不疲。世人虔誠拜觀音者,請觀音雕像,建供奉道場,這就是觀音雕像的由來。
觀音道場之普陀山,是因五代時,我國佛教榮盛,日本僧侶渡海來求法,請得觀音像回國,然而在舟山群島附近遇海波不平無法前行,突而海上起鐵蓮花,阻其前行,是而被迫于小島建起供奉所,日日受人朝拜,終為普陀山,是為觀音菩薩受世人香火的重要佛場之一。
在天竺國傳說中的觀音與我國供奉的觀音雕像不同。佛教本源中,觀音是大丈夫相,我們國家宋朝之前的觀音也是大丈夫相,而宋朝之后,觀音便順應教徒心理成了女相。然則不管是大丈夫相,還是女相,都是觀音,是觀音的三十二般法相之一。
而宋朝之后,女相的觀音雕像的由來,是什么呢?觀音信仰,是因女信徒多有母愛慈悲,觀音遂應化而成女相,慈眉善目,寶相莊嚴,白衣凈瓶,德度信徒苦難。共為園林所塑造的觀音,就是這樣的白玉慈悲形象。
觀音,原來佛經譯文為觀世音或者觀自在,都是同樣的意義。觀音化相是為救眾生疾苦,化相皆空相,只有福德,才是觀音救世之因果。對于觀音信仰而言,常人道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就是心中對觀音的念力與祈愿,就得解脫。
觀音雕刻就是信仰的力量。人,一旦有了信仰,心就是有根的,無論疾病苦厄或者是幸福,都自有一種念力保持心火永不熄滅,讓生命持有動力。觀音,讓信仰的人心中平靜,道一聲觀世音菩薩,念一句阿彌陀佛,心,就有了信仰的力量,于佛音經義中獲得心的安寧,此念就是人間極樂了。